首页 / 旗袍 / 旗袍之美:民国女子开创优雅与简约的服饰潮流

旗袍之美:民国女子开创优雅与简约的服饰潮流

民国初期,社会发展很快,西方的思想生活方式鲸吞着这片沉睡的大地。国人在睡梦中醒来,发现周遭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于是用一双寻觅的眼睛探究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思想的变化始于生活细微处的改变。人们开始注重装扮与生活方式。那时候的国人既与传统藕断丝连,又无法遏制对未来的探索与希冀。

服饰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审美观,更是彰显这一时代的文化特色,经济状况,同时也有着民族习俗的烙痕。服饰的鲜艳灵动会给生活带来活力与自由,服饰的灰色暗淡会让人感觉压抑与沉闷。一个时代的空气能从服饰的式样与色彩嗅出几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俭朴的民族,这是传统美德,对服饰表现尤其如此。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能御寒护体。

传统总让人安全而踏实,其间沿袭了过去的风俗习惯,让人们保留着固有的模式和思维。衣饰上也留存过去的痕迹。福建一带,一直有着“讨夏衣”的习俗。女儿女婿二月回母家,五月返回夫家时,岳父母赠送女儿女婿衣服。这一习俗足见那时候对衣服已经不是停留在御寒的功能上,而是烙下了民俗的印记。在乡间也曾有小孩上学要穿新衣,象征新人生的开始。

这一时期,人们随着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的进步,服装经历了实质性的变革,西化的趋向日趋明显。人们之前的宽大的上衣、下裙,渐渐被修身的高领衫袄黑色长裙所替代。那时这样的装扮成为时尚、新潮的象征。

旗袍之美:民国女子开创优雅与简约的服饰潮流

民国之初,女性的服装宽大,无法显现女性的胸、肩、腰、臀的特征。一切都是平直而无曲线之美。思想发生裂变后,视觉对美的要求也有了质的变化,衣服的设计剪裁很注意身体的曲线美。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就曾在《更衣记》里对民国的服装变化做了精彩的记述。

那时候的服装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给人轻松、愉悦之感。整个社会的空气中都带着清新的味道。窄腰的短袄显现出女性婀娜的身姿,仙气十足的喇叭袖露出女性的纤纤玉腕,在家也不用穿长长的裙子,只需穿一条齐膝的小短裤。丝袜也只到膝间,之间会露出一小部分膝盖,似有若无地呈现一丝粉白。有些大胆的妇人还从腰间垂下一些丝质的裤带,让心存不良者想入非非。从这些描述中可以让人感受到妇女解放的程度和时代的进步。

在这样的情形下新型的旗袍便诞生了。表面上还保持着传统的一些特色,实质已然吸收了西方服装的优点。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的服装。它的特点是宽大、平直,长度齐足。所用材质多是绸缎,衣服上缀满绣花,袖、领、襟、裾都滚有宽大的花边。后来,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

裙子的长度时短时长,腰收紧了,袖口也不再宽大。但是旗袍的变迁是在不断地翻新。特别在衣长、袖长、衩长不断变化。长可长到及地,脚也看不见,走路极为不便,甚至被绊倒。后来又改良齐膝,小腿全露在外边,衩由短衩越开越高,甚至有些旗袍露出一双玉腿。民国时期封建气息还残存,势必要受到攻击,于是衩又开得矮了些,可是当舆论抨击减弱后,袍衩又升高。衣袖也越来越短,开始只是肘前部露出,后来整条手臂都露在外边。腰身较之以前更窄,有时需要吸气才能扣上纽扣。领子由高耸及耳逐渐变矮,后来还成了无领旗袍。

旗袍之美:民国女子开创优雅与简约的服饰潮流

旗袍经历了“严冷方正”的童年,后来又经历了“中西合璧”的整合,再后来分流为“京派”与“海派”。海派的西方风格浓厚一些,灵活多变,商业味浓厚。而京派显得矜持凝练,带有官派的风格。

无论是何种风格的旗袍,那时已经强调三围。胸、腰、臀必须要有曲线,那才能称之为美。女性凹凸有致的曲线在旗袍的包裹下,完美的展现出来。在上海,满街的时尚女郎穿着各色的旗袍,娉婷行走,吴侬软语萦耳,活色生香,形成一幅极美的图画。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的作品《子夜》中的吴老太爷,就被这些香艳的旗袍女撩得一命呜呼,可见旗袍的魅力之强大。

一时之间,旗袍成了那一时代女性的爱物。新式旗袍的式样不再繁琐,变得美观实用,还能展露东方女性独特的美,让人们从视觉到心里都有一种美的享受。旗袍具有中华民族的特性,是我国女性的传统服装,是中国女装凝结的经典,更是满汉文化的大融合,也是满族残存习俗的一个体现。

那时旗袍很快风靡全国,甚至流入欧美,巴黎是时装的中心,那里是时尚的前沿。他们的服装代表着潮流,女性的时装更是显现新颖、性感。而中国的旗袍在经过改良后,由之前的含蓄变得暴露、性感,局部美与整体美都能充分展现。这正好符合西方时装的口味,于是在欧美掀起了一股旗袍热浪。随处可见身着旗袍的女子,尤其在那些上流社会名媛聚集的场所都能看见中国旗袍,以穿着这种礼服为光荣。

旗袍的式样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禁;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衩、低衩;长度有长旗袍、短旗袍;厚度有夹旗袍、单旗袍。

旗袍之美:民国女子开创优雅与简约的服饰潮流

制作旗袍的布料也很多。丝绸、锦缎、棉布等。颜色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是大红色,当然主要选择醒目的颜色来缝制。这样既能展现色彩的美也能展示旗袍本身的特色美。在旗袍的图案运用上也是相当讲究。有双鱼、富贵花、梅花、竹、莲花等,还有中国水墨画描绘的花卉图案。这一切无不显示民族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意蕴,更体现了东方女性的含蓄优雅美。

旗袍的穿着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文化的展示。穿着旗袍,从头到脚都很讲究。包括所佩戴的首饰,所提的手包,还有所穿的鞋子,无不需要与身上的旗袍相印成趣和谐完美。身着旗袍行走坐卧都透着女性自身内在的气质。或妩媚、或香艳、或典雅、或高贵、或清丽、或温柔… …如清水芙蓉,更似富贵牡丹,也如空谷幽兰,也似傲雪红梅,旗袍尽显女性风流。

缝制旗袍是一门艺术,身着旗袍是一种文化,而女性本身则是一门高深的美学。一个身着旗袍的女子集三者于一身,无不把旗袍推上一个制高点,让旗袍泛着文化之光将过去与未来连接,将生活与艺术融合,将美与气韵洒满人间,生生不息传承至今。

旗袍打破了旧时讲究等级的格局,凡所热爱旗袍的女子都可以身穿旗袍展现自我的风采。旗袍不再担负传统的枷锁,是自由与美的象征。无论什么阶层的女性,从事什么工作的女性,都可身着旗袍,它不是某阶层的专利,也不是特殊职业的标志,它只是展现美与时尚的载体。

旗袍之美:民国女子开创优雅与简约的服饰潮流

旗袍本身也是对传统的一种挑战,一改过去的色彩暗淡、宽松平直,包裹严实缺乏美感的特点。变得式样多变,错落有致,新颖别致很富有视觉冲击力。它接受了一些西方的审美意趣,也融合了西方时尚服装的一些特色,是服装界的一次彻底革新,也是扬弃旧思想的一种体现,更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展现。服装变革其实也是社会变革的一角,一个社会彻底的变革细微处最能体现。那时的社会似乎不再故步自封,有了海纳百川之势,给窒息陈腐的旧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流。

旗袍本身也显示了女权运动的胜利。在过去的年代女性的服装是有等级之分的,身段更是不能随意展示与暴露的。只有在那些风月之地才能看见玲珑有致的婀娜身姿。新式旗袍的流行不仅让女性本身有了展示美的机会,更有了对自我美的价值的认知和自信。也逐渐有了和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在以男权为中心的中国社会瞬间被掠起一股时代的风。

新中国成立后,穿旗袍的女性减少,曾有知名人士甚是感慨。他们认为身材姣好的女性不穿旗袍实在是自身的一大损失,也是旗袍体现其魅力的一大遗憾。虽然穿旗袍的人数减少,但是旗袍并没有被溺没失传在历史的长河里。它历经沧桑巨变仍然熠熠生辉,至今也备受喜爱与推崇,被很多艺术家欣赏与收藏。

我似乎看见了一个身着旗袍的女子,从古籍中走来,撑着油纸伞,穿过青石板的小巷,迈着款款的步伐,挺直俏丽的身姿,回眸一笑,散发着古典的气息,向着未来欣然走去。

曾春梅/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590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