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这首诗连题目都没有,却入选《唐诗三百首》,只因太美

这首诗连题目都没有,却入选《唐诗三百首》,只因太美

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短短200多年,名家辈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有关唐诗的选本有三百多种,而在这些诗集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清代蘅塘退士编辑的《唐诗三百首》了。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朝77位诗人的311首诗,这些诗人包括著名的李白杜甫这些大咖,也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例如金昌绪、薛逢。

而在这些诗中,有一首诗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为这首诗连标题都没有,诗人也不太出名,可它偏偏却入选了。

不像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原本是有题目的,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遗失了,所以后世便称之为《阙题》

这首诗连题目都没有,却入选《唐诗三百首》,只因太美

这首诗的作者名为刘昚(shèn)虚,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文艺,读起来却有些尴尬的名字。

历史上关于刘昚虚的资料并不多,传闻他是和李白同时期的盛唐诗人。

虽然如今他的声名不显,但是郑处晦在《明皇杂录》中曾将他和李白、杜甫、王昌龄这些人并举,严羽的《沧浪诗话》也曾称他和初唐四杰还有陈子昂、王维这些人为“大家”。

还有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大佬孟浩然也是他的至交,《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寄江滔求孟六遗文》都是他写的。

从这些史料评价来看,即使刘昚虚的成就无法和李白相提并论,但至少应该算是一流诗人。

可惜的是《全唐诗》中仅收录了15首,而这首入选《唐诗三百首》的《阙题》算是他的代表作了,连题目都没有,却惊艳世人了上千年。

这首诗不仅代表着他的诗歌水平,也代表着他的生平志趣。

从他存留的诗歌来看,他应该和王维孟浩然一样,寄情山水。

这首诗连题目都没有,却入选《唐诗三百首》,只因太美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诗歌开头两句便营造了一种深山老林的幽静氛围。

弯弯曲曲的道路一直通向白云生处,一条清溪沿着道路曲曲折折地流淌着。

山路悠长,溪流也同样悠长,漫步山间,一路春光烂漫。

这里的“白云尽”,让我想到了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刘昚虚的住处想必也是在那白云生处。

由此可以看出住处的高峻、清幽,而诗人远离尘俗的志趣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首诗连题目都没有,却入选《唐诗三百首》,只因太美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写的是他漫步山间的所见之景。

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微风拂过,不时有花瓣被吹落,漂浮在水面上。

落花随着溪水飘然而至,又远远而去,只留下芬芳的花香,让诗人不禁沉醉其中。

“流水落花”原本也是极其伤感的画面,就像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但是诗人这里却不是如此,他一直沿着清溪前进,一路落花纷飞,这是一种很唯美的意境。

而诗人也是完全地被这样的景色所吸引,所以才会产生“流水香”的错觉。

这两句让我想起了李白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出自《山中问答》,写的也是隐居山中的闲情逸致,诗人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可见一斑。

这首诗连题目都没有,却入选《唐诗三百首》,只因太美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写完了山中的美景,诗人又写到住所附近的环境。

他走了许久,终于看到了一座茅屋,只见他的大门是迎着山路而设。

进入门中,院中遍植柳树,清风吹过,杨柳依依。

在那树林深处,隐隐约约可见一座读书堂。

这里的“闲”字说明门前冷落,当然这样的“冷落”正是隐居者的所想要的幽静。

“向山路”则说明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每天一开门就能见到山水风光,这也是诗人所向往的。

这首诗连题目都没有,却入选《唐诗三百首》,只因太美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两句写的仍然是屋子附近的环境,比起前两句显得更生动鲜明,令人回味无穷。

柳荫下,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撒下淡淡的清辉,这样幽静又舒适的环境怎不令人向往。

全诗语句清新,意境幽美,令人心醉,就像明抄的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所言:“严整幽细,五言拗体中之佳者”

虽然题目遗失了,但是因为诗歌太美,所以它最后还是入选《唐诗三百首》,惊艳了世人上千年。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515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