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 / 【经典日志】和忧郁做朋友

【经典日志】和忧郁做朋友

和忧郁做朋友

昨天深夜,我听见楼上传来重重一声,以为你掉落什么东西,但连着又传来几声,接着你妈妈就上楼了,而且一去就是半个钟头。

最近夜里你常闹脾气,你妈妈总得上楼作“精神讲话”,而且每次下楼必定怨我,说我遗传给你,你跟我年轻时一样,到了晚上就抱怨当天的事情做得不够多,或莫名其妙地不开心。

她把你闹情绪怪到我头上,我百分之百接受!因为我直到今天都一样 ,常常到了夜里十一点钟就心不安,觉得好多事没做完,产生莫名的恐慌。

但这有什么不好呢?我发觉许多像我这样,总怨自己没做好这样、没弄好那样的“完美主义者”,虽然过得辛苦,却能有不错的成就。

话说回来,当你想把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当然会透支,也当然会焦虑。记得有一阵子我说我有忧郁症,你妈妈说那哪算忧郁症,又说她早问过精神科的医生,医生说事情太多而有躁郁是当然的。我的工作这么重,换作哪个人都一样。相反的,碰到大事,却若无其事,倒可能有问题了。

你今年有一堆考试,加上担任校刊主编、参加交响乐团,还得为歌剧伴奏,当然会焦虑。你怎不想想,自己能扛下那么多重任,是一种光荣呢!

我是过来人,也了解teen-ager忧郁的表现。不久之前我还在《读者文摘》里读到,上海和香港的青少年,曾有自杀想法的有百分之十一点三和十一点二。台北的更可怕,居然高达百分之二十七点七。

青少年为什么会有自杀的念头?那不一定因为功课压力,而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离开父母、出外独立的“转换期”,生怕自己没有能力面对未来,并且开始想人为什么活着,到这个世上来有什么意思?

所以青少年常爱算命,想预知自己的未来;也有不少人小时不信教,到了青少年期,却勤跑教堂。

我在青少年时期也一样,甚至喜欢一个人独自到深山里,坐在溪间的大石头上写文章。那时我最爱去乌来的“云仙乐园”,听见园里播出流行歌曲《蓝色的梦》,心头就浮上蓝色的哀愁。所以我少年时特别喜欢古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为赋新词强说愁”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

我也欣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伊豆之舞娘》 ,觉得由书中那个体弱少年的身上,好像见到自己。

当然,多愁善感也可能是天生的气质。近年的医学研究,更发现那气质常因为“血清素(serotonin)”的不足。

我们脑里好像有条河,许多忧愁的人到河边等着过河,“血清素”则好像载人过河的渡船。当血清素多的时候,那些忧愁的人很快就渡过了。而当血清素不足,河边则挤满了忧愁的“待渡者”,这种人一多 ,忧郁症就来了。

也可以说,同样烦心的事,有些人一下子就过去了,有些人却挂在心上久久不去。后者尤其到了晚上,可能一整天的事都会浮上脑海──“我是不是白天又讲错话了?”“某人那句话是不是专对着我?”“我今天的考试,原来认为表现不错,但会不会填错格子,或没看清楚题目?”

因为血清素不够,那河边一堆“忧愁者”,你一言、我一语地吵闹。有些人甚至因此失眠,或产生“强迫症”──也就是明明不愿去想,却非想不可;明明出门时把炉子、窗子都关好了,离家之后却又不放心,非要回去检查不可。

无可否认,这些情况严重起来,都算是一种精神病,但是毛病有轻有重,重的固然应该吃药,轻的却是一种“人格的特质”。如果你发挥这特质,反而能因为常常检讨而减少失误、因为追求完美而精益求精。所以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都有忧郁症的现象。

不久前,我去医院看眼睛,先放大瞳孔,再检查眼底,医生说我的飞蚊症不致恶化,也没办法改进。我临走,他还幽我一默:

“那不是早就存在了吗?不理它、别管它、忽略它。如果还总觉得它在眼前晃,干脆就跟它作朋友。”

医生讲得多好啊!很多毛病,如果难治疗,又没有严重到该吃药,就跟它作朋友吧!甚至感谢上天,给你与生俱来的忧郁特质,使你能 “先天下之忧而忧” 。 记得我像你这么大时,常因为忧郁而失眠,但是有一天读到晋代阮籍的诗:

“夜中不能寐,起坐独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伤我心。”

我一下子想开了:多好的一首诗啊!没错,阮籍失眠了,他可能有忧郁症,但他泰然面对,睡不着大不了不睡,起来弹琴作首诗吧!

阮籍不是在失眠夜、伤心夜,写出了这首能传诵千古的作品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4843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