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诗经·大雅·思齐》有言: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林徽因的名字便来源于此,后因常被人误以为是一男性,故改名“徽因”。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林徽因学贯中西,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金岳霖以“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写意其一生。

林徽因毕业于美国宾州大学美术学院,深受西方文化熏陶,但她依然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诗歌绵绵不绝的热情。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林徽因经典文集》完整收录了林徽因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代表作,本文将从传统文化角度入手,浅析其是如何通过不同文体创作对传统文化惊醒整合和继承的。

01

林徽因出身书香世家,自幼接受传统教育,早年的家庭教育对她知识体系构建和精神人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主流地位。林徽因五岁开始就接受传统教育。她聪颖好学,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都是信手拈来。后期虽然留学美国,但是其骨子里还是传统的。

她深受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影响,作为知识分子,林徽因完美继承了传统文人的精神风范,具有悲天悯人、忧民忧国的情怀。她的文学作品,不仅有个人情绪的描写,也有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深深的思考和忧患。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战火纷飞,国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林徽因和梁思成预感到北平有可能失守,决然做出了离开沦陷地不做亡国奴的选择。一路上的颠沛流离,路过长沙时的九死一生,暂居昆明的艰辛生活,李庄日子的贫病交加,这些都没有让林徽因放弃要和祖国共患难的决心。从这时起,她的文学创作开始由个人深入到国家、民族的现实里面,发出悲怆之音,表现了“对民族命运所怀的忧患感和深沉的爱国心”。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感谢生命的讽刺嘲弄着我,会唱的喉哑成了无言的歌。一片轻纱似的情绪,本是空灵,现时上面全打着拙笨补钉”。(《小诗(一)》)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家的屈辱,激起了林徽因强烈的义愤。

“但我不信热血不仍在沸腾;思想不仍铺在街上多少层;甘心让来往车马狠命的轧压,待从地面开花,另来一种完整”。(《九·一八”闲走》)面对侵略,林徽因表现了对国家存亡的深沉忧患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她说:“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不怕打仗,更不怕日本。”

《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这首长诗以凄楚的笔调悼念了在空战中为国捐躯的三弟林恒,熔铸了林徽因对当时国家状况的深沉思考和对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诗人将手足之情与民族大义,骨肉之痛与祖国之忧化为一体,这正与鲁迅对国家、民族、民众休戚与共的“大爱”同出一辙,这是林徽因对传统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最高意义的承续。

02

林徽因除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她还牵挂着战火纷飞中的普通大众。林徽因的部分诗歌,展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深重苦难和创伤。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除夕看花》一诗里,被战争折磨的诗人已无心过节,在诗人眼里“过年也不像过年,看出灯笼在燃烧着点点血”,诗人内心充满了无言的伤感,所以“帘垂花下已记不起旧时热情、旧日的话”。这里的感情,亦如杜甫所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关心的是马蹄平原上辛苦”,是“抖战着千万人的忧患”。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战争中的祖国和人民的牵挂之情。

《年关》里,诗人则将把目光移向底层劳动人民。全诗竭力营造了劳动者在重压下艰难的生活。一个“喘”字被重复使用,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喘”样的挣扎。诗人以直率的笔锋,揭露了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大都会喧闹背后掩藏的无尽凄凉“:一年,又是一年辛苦,/一盘子算珠的艰和难”。(《年关》)这样真切地描绘下层人们生活的辛劳疲乏,在诗歌《微光》《茶铺》中也有体现。

林徽因的小说和散文刻画了丰富的市井画面,描绘了现实社会中不同人物在酷暑天气中的生活本真状态,并通过社会不同阶层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群体生存状态的审视和体悟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九十九度中》小说中老太太做寿,大肆铺张;挑夫死于霍乱,却没钱置棺收尸;富人们酒足饭饱之后大谈疾病预防;苦力们染病却无药可医,眼睁睁走向死亡……贫与富,动与静,热闹与沉寂的生活画面对比明显,在不动声色的冷静叙述背后,是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感怀和无尽世事的感慨。

而散文《窗子以外》,则是作者突破“窗子以内”的生活局限,了解到自己优裕生活环境外所无法了解的东西,窗子内外两个世界的对比,激荡出作者许多感慨:对城市与乡村两种文明迥异的比较,对社会时弊的思考,对芸芸众生生存状态和生活苦难的同情。林徽因从自己的生活直感出发,耳闻目睹于乡民们的贫困生活,感动于那些贫穷但朴实的劳动者,情不自禁地去关注这一群不幸人的命运,表现出了自己对平民百姓最真实的情感。

03

林徽因通过自身视角对女性的观照,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智分析。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她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因着母亲何氏不受父亲宠爱的缘故,林徽因对于当时女性的地位和遭遇感同身受。

林徽因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压在女性身上的沉重负担,却无力挣脱对其中某些复杂成分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

林徽因笔下的少女形象与太太形象不同,她们受到了时代之风的吹拂,在因袭的传统重负和社会现实之间进行拉锯,但最终结果都是无法摆脱悲剧的重演。作者用精细的描绘,记录了少女在各自成长路上的艰辛、痛苦和挣扎。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小说《九十九度中》的琼就是旧式大家庭对少女纯真无邪的天性压抑的一个例子。曾经绑着两条发辫的琼,在满是水的院子里,卷着裤腿,赤着脚,在水里摸鱼。这样一个活泼的琼,“在极旧式的家庭里淘气,二舅舅提根旱烟管,厉声的出来停止她各种的嬉戏。但是琼只是敛住声音低低的笑。”少女琼纯真的、无拘无束的自然天性受到了束缚。而琼的早夭,却不再被人提起,只是偶尔供人看到相似身影时的一种追忆。

与琼年纪相仿的阿淑,受到新思想的影响,渴望有选择婚姻的自由。可是她父亲则视她为一个经济负担,早已经为她安排好一门婚姻。婚姻自主和女性解放是五四启蒙中的热门话题,阿淑也受到了新思潮的启蒙,但就如阿淑所明白的“理论和实际似乎永远都不发生关系;理论说婚姻得怎样又怎样,今天阿淑都记不得那许多了。”阿淑最终顺从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奈地认可了“一个陌生的、异姓的、异性的人”。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阿淑这一形象带着无路可走而又必须走下去的无奈,孤独而无望地生存着。林徽因在作品中表现了对时代社会的理性思考和对女性解放的理解:五四时期对婚姻自由、个性解放的呼声响彻天地,但是五四退潮后,传统宗法礼制对婚姻自由、个性解放得阻碍仍然存在。

小说中提到的幼兰、丽丽、锡娇,她们与半新半旧的阿淑不同,她们代表着思想解放的新成果。幼兰大胆地品尝着自由恋爱,而散发着香水味、性感而风骚的丽丽、锡娇则展现着所谓的自我个性,但她们未来的梦也许会像阿淑的梦一样破灭。林徽因深邃地洞察到了女性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夹缝中幻灭与孤寂的生命状态。

在新旧交替的社会,林徽因将视角转移到丫鬟身上来表现传统宗法文化对女性的束缚,可谓眼光独到。《模影零篇》中的丫鬟文环因不能忍受少爷的凌辱而跳井身亡,而另一个丫鬟文珍虽在言谈举止、行为处事上表现出异于旧式丫鬟之处,却仍旧不能摆脱听从婚嫁安排的悲剧命运。虽然作者让文珍选择了出逃,可“娜拉出走”后的命运是未知的。

剧本《梅真同他们》中的丫鬟梅真纯洁、聪慧,并且强烈地向往着自由和爱情,个性似乎比那些小姐、少爷们更可爱。虽然她与二少爷的爱是两情相悦的,但是两人不能抛开社会等级偏见,终究导致了“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悲局。林徽因笔下的丫鬟形象,寄寓了作者更多的同情。

浅析林徽因的文学创作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继承的

林徽因笔下的三类女性形象,是作者自身深刻体认并认真思考传统宗法文化的利弊后的文学表现,从不同层面宗法文化对女性的深远影响,是作者对女性悲剧命运的人性关照。

林徽因的文学作品虽然屈指可数,但却都是呕心沥血之作,这些以严谨的艺术态度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民族国家的进程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0560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