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无责任论语读后感

无责任论语读后感

论语讲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传习录》(性与心不同的表达,相近的概念)。人性开始无善、无恶,如一张白纸,在各自的人生经历中,遇到的事,感受到的情感各不相同,人心对这些事与情感的反应在心中积累,便形成不同的内在内心与外在习惯,所以“习相远”。社会便由很多性相近而习相远的人组成。如何能融凝一切小己而完成一大群,则需要有仁。仁者,从二人,犹言人与人相处,多人相处也。人生不能不多人相处。自其内部言之,则人与人相处所共有之同情、人我相通之心地曰【仁心】。自其外部言之,则人与人相处所公行之大道曰【仁道】或【人道】。

人最早的人际关系,是亲子兄弟关系。人感受到的最初的感情是父母、兄长的慈爱,子女对慈爱感应,反馈给父母的爱便是孝,对兄长的是悌。人能有孝悌之心,自能有仁心人道,犹木之生于根。所以孔子非常强调孝悌。这种自己对感受到外界情感的反应,内修于己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

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天性,发展出自己的与人相处之道。每个人的人道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正义,但这么多的正义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彼此之间互削光辉。这时,人要对自己的心性忠实,认识自己的好恶、欲求,然后推己及人,才能明白他人也有各自的好恶、欲求。“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朱熹中庸章句》。知己有所欲,人亦各有所欲;己有所能,人亦各有所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乃人与人间之真情厚意。由此而求表达于社会,于是有礼乐。一个单独的音符只是单纯的噪音,但把不同音符有序排列,就成为了音乐。人类社会也一样,很多人有序的在一起便形成了社会,这有序便是礼乐,礼乐崩坏便是社会失序。人群间加以种种区别需要用礼,人群间与以种种调融需要用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之用,和为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人的内心相似,人道的本质相通,但还需要教化修道。“有教无类”即人只该有教化,不再分类别。虽然“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即天才与真正愚蠢的人没法教化,但大多数人是可以教化的。人所受到的教化与对教化的悟性各不相同,所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道有高下,人之智慧学养有深浅。善导人者,必因才而笃之。中人以下,骤语以高深之道,不唯无益,反将有害。同时,孔子谨以所学教,不以所信教,非学至此境,则不易有此信,故不以所信教。尽其性以尽人物之性,因材而教育之,因能而器使之,因天下之人,共包涵于化育之中。人的教化层次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大学》,所能达到的人生境界也不同,“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关于政治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人伦正则天理得,名正言顺方能政平事成。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圣者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先富后教”。 政治的终极目标为民众,民众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先要经济均等,不使社会有大贫大富,然后再好讲教育与其他。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即不事先教导人,便要用杀戮来推行或制止,那叫虐。不事先告诫人,而到时忽然要查验他成功了没有,那叫暴。虽下了命令,像不当件事般,並不曾郑重丁宁,到期限时又硬不通融,这像有意陷害人,叫做贼。所以要先教后刑。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用政治来领导民众,乃是居上临下,法治禁令,法律是社会底线,将底线公之于众,以刑罚齐一之,民知有畏而已,其效不能深入人心,民心无所感化,心无羞愧。所以理想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上者以德化之,以此为领导,乃人与人、心与心之相感相通,非居上临下之比。又以礼齐之,人人蹈行于制度品节中,礼之本在于双方情意相通,由感召,不以畏惧。这样,在下者自知耻所不及,而与上同至其所。

到战国时代,荀子主张性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就是说,人性中有恶,善绝非自然,而是出于人为,若从人之性、顺人之情,人性将趋向利与欲,必定引起混乱。所以唯知通统类者才配治历史,法先王,来创法定治。其次知不能通统类,则仅能法后王,尊法守治,奉行政令。再其次,论不到知识思想,则当劳力于衣食生事。这就接近于基督教,在我们人类的生命之中,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属于完美的东西,我们必须依靠一个外在的完美权威来成就我们完美的人格。这在佛家叫做“他力教”-《荀子 人性的批判》。

荀子这一理论,思想上一转为韩非法家,见之实际政治,则为李斯相秦,焚书坑儒,禁人以古非今(即不许第二级智识以下人亦谈历史,根据古而疑今)偶语诗、书即弃市。礼法是今王(即后王)所制,诗书乃先王所遗。大儒圣人,知通统类,故能推先王,诗书之意而创定礼法。第二级智识以下,则只许尊奉时王制度,不许谈诗书,谈礼法。而令欲学者以吏为师(即是法后王之礼法)。韩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这是本着偏智不仁的态度来讨论人类群体生活者所应有之结果。秦代为中国初次统一,秦始皇没有分封自己的子孙,结束了封建割据,实行了全国规模的郡县制,中央统一调配官员,这已经是一个现代国家体制了。秦代刑律的目的是为了结束纷争、维护统一、实现富强;这为后来的汉代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终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这里没有人的幸福,所以最终酿成人间悲剧。

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告子》。【爱】与【敬】是人心所固有,所同有。从爱生【仁】,从敬生【义】。只要把仁与义推广到全人生,人生问题也没有不能解决的。爱与敬便是孟子之所谓【善】。这种认为人性本有善,让善由内而外的发挥出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佛家叫做“自力教”。“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孟子告子》。人性可为善,也可为恶,人性之趋恶,是外面的【势】,人性之向善,则是其内在之【情】。人性虽然有善有恶,但是在这个社会上能留下来的总是善的,恶的便不能常留。历史文化的演变,就是要把善的保留下,把恶的除去了。

性善之义,此乃中国传统政教纲领,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所依寄。苟非人性之善,则人类社会,不过一功利权力欺诈杀伐之场,能以法律暂维于不溃,斯为郅治升平矣。而法律之效终有际限,乃弥缝以宗教,博爱慈仁,皆出帝意,人生与罪恶俱来,非皈依上帝,即无以自赎,亦无以得救。则宗教与法律,相辅相成。若果不信斯世之外尚有一上帝,则如印度有释迦,中国有莊老,唯有破弃人类,归之虚无寂灭。独中国传统政教大纲,既不仰赖宗教,又不偏仗法律,而汲汲为斯世大群谋福利;亦不蹈老释之悲观与消极;则唯以主人性善故。

后来,善与恶在王阳明那里统合成“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

人的教化层次与所能达到的人生境界各不相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者。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並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而中国人传统,则常求取决于贤人。春秋时即有“贤均从众”之说。哪一人贤,就采纳哪一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所以中国历来不是发展民主,而是发展选拔精英的制度。

左传里有一个关于老百姓和士大夫意见两极的故事。

晋惠公多次背弃与秦穆公的约定,与秦的作战中兵败被俘。和谈会上,秦穆公问:“晋国国内和不和呢?”晋国代表阴饴甥既据实且有技巧地如此回答:“不和,看法趋于两极。一般老百姓以为国君被擒是奇耻大辱,而且多有亲人战死满心恨意,因此誓言复仇,就算得求助、侍奉狄人也在所不惜;士大夫阶层,尽管也一样不忍国君的遭遇,但深刻知道此事罪在国君本人,是我们理亏,因此努力保持冷静,等候秦国这边的决定。”秦穆公又问:“那夷吾(晋惠公)的可能结果,晋国那边怎么想呢?”阴饴甥说:“一样分两种。老百姓悲愤,认为绝不可能善了,他们的说法是,既然是我们先伤害了秦得罪了秦,秦国怎么可能放他回来;士大夫洞悉事理,相信国君必能安然归来,他们判断的理由是,背弃秦国已遭到惩罚羁押,知罪服罪得到赦回,这是基本事理,也是霸主恩威之道—-”以下,阴饴甥巧妙地把话拉回秦穆公身上,是霸主是寇雠,此刻是关键的二选一。结果是,秦穆公让晋太子圉代替晋惠公为人质,放晋惠公回国了。

老百姓的人数和士大夫当然远远不成比例,好在此事不采多数决,更好在当时晋国没有民主国家的大众传媒、民意调查,人还有机会讲专业、讲事理,不至于应声掉进只剩激情只靠腺体的民粹陷阱-《眼前 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子张问:一个士如何才算是达了?先生说:你说的达,是怎样的呀?子张对道:一个达的人,在国内,必然有名闻。在卿大夫家中,也必然有名闻。先生说:那时名闻,不是显达呀!然后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一个显达的人,内主忠信,不事矫饰。察言观色,既内守以义,又能心存谦退,把自己处在人下面。这样的人在国内,在大家中,到处能有所显达。有名闻的人,只在外面容色上装取仁貌,既无质直之姿,有无好义之心,专务伪饰外求。其心自以为是,无所愧怍,人亦信之,故在邦必闻,在家必闻。然虚誉虽隆,而实德则病,误己害世,有终其身为闻人而己不知羞、人不知非者,其为不仁益甚矣。每个社会都有色取仁而行违的社会上有闻名人,他们在信息化时代外加民主的社会里尤其容易崭露头角。

关于君子与小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度娘/。

所以君子“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而小人容易“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君子易于和他共事,但难于得他喜欢。你讨他喜欢不合道,他还是不喜欢。待他使用你时,却量你的才具。小人易于讨他喜欢,但难于和他共事。你只要讨他喜欢,宗不合道,他仍会喜欢你。待他用你时,却求全责备,凡他想要你做的,你都得做。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小人矜己傲物,唯恐失尊,心恒戚戚,故骄而不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一个鄙夫,可和他共同事君吗?当他没有得到时,只怕得不到。既已得到了,又怕或失去。若怕或失去,他会无所不为,没有底止的。

“小人之过也必文”。人只有过,初非立意为恶,亦一时偶然之失尔。然小人惮于改过而忍于自欺,则必文饰之以重其过矣。

澄清一下那句被读错的名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小人指家中仆妾言。妾视仆尤近,故女子在小人前。因其指仆妾,故称【养】。待之近,他将不知有逊让。待之远,他便会怨恨你。善御仆妾,亦齐家之一事。

孔子以前,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文化;孔子以后,则中国文化又再创造了中国人。

参考书籍

《论语新解》钱穆 九州出版社

《阳明学述要》钱穆 九州出版社

《中国思想史》钱穆 九州出版社

《四书释义》钱穆 九州出版社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 九州出版社

《民族与文化》钱穆 九州出版社

《中国文化十二讲》钱穆 九州出版社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九州出版社

《四书释义》钱穆 九州出版社

《荀子 人性的批判》陈修武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眼前 漫游在左传的世界》唐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文始发于:无责任论语读后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9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