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关于曲艺理论建设和学术批评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曲艺理论建设和学术批评若干问题的思考

  曲艺理论建设和学术批评对于曲艺事业全局所具有的重要支撑和导向作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曲艺事业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平,也决定着曲艺事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通过近年来的学习思考,结合曲艺工作的实践经历,我以为,当前加强曲艺理论建设和改进学术批评,重点应从以下十个方面着眼和入手,并坚信持续发力,必有实际之功效。

  一、深度挖掘和整理中华民族历代产生积累的曲艺学术思想和理论遗产

  中华曲艺艺术可溯之源很长,存在发展了2000多年,但可证之史很短,文献资料缺乏、研究成果不多。现代意义上的曲艺理论学术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初,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曲艺创作、表演、音乐、欣赏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成果。客观上讲,对于历代产生的曲艺学术思想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存在诸多现实困难,需要花费极大的心血和气力。就曲艺文献流传而言,古代刻印书籍十分艰难,唐文宗时禁止民间私置印历版,直至宋代坊刻兴起,弹词等通俗文学书籍才得以梓行,而正统史书专门论述曲艺的资料付之阙如。又因为曲艺长期活跃在市井酒肆、勾栏瓦舍、农村庙会等民间底层场所,以口传心授方式予以传承,很少进入文人墨客的视野,甚至被视为供人把玩的鄙词俚说,故刻本、抄本流传至今者十分有限。就古代曲艺存在的样式而言,无论秦汉的百戏、宋元的杂剧,还是明清的什样杂耍,曲艺往往与戏曲、歌舞、杂技等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理论学术研究也是交叉进行,如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官调》就同为现代戏曲和曲艺的研究对象,这就需要我们用现代的曲艺眼光来勾稽古代艺术样式的理论,其难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经过历代曲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究,通过对史料及口传资料的分析判断,仍可厘清曲艺理论学术史的大致发展脉络,但从现实和未来的需要角度来看,挖掘整理中华民族积累的曲艺学术思想和理论遗产的力度深度广度远远不够。

  不温故,无以求新;不知史,无以图未来。挖掘和整理曲艺理论学术遗产,应注重三个方面资料的研究。

  第一,宋元以降见诸文本的曲艺理论著述是最可靠、最原始的资料,但完整论著极少,多散见于札记、杂文等之中。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曲种介绍、艺术技巧、演员资质、社会功能、作品选材、行业规范等。例如,元初罗烨的《醉翁谈录》写道,说书的功能是“褒贬是非,讲论古今”[1];说书人需博览群书、辨明古今;说书应做到“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教,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长”[2]。为此,应对芜杂的资料进行合理归纳和科学总结,不仅注意其技巧理论,更应重视其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的价值,发现特点及其规律。

  第二,艺人口传心授的艺谚艺诀、行业术语等是内容最为丰富的口述理论学术研究资料。这些口传资料涉及表演技法、艺德修养、价值功能、艺俗禁忌、曲艺欣赏等诸多方面,其中难免有封建糟粕、口传讹误、理解不当、追求口谚对仗和辙押韵而缺乏严密性等问题,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简单地照抄照搬照用。

  第三,话本、变文、宝卷、曲谱、子弟书以及出土的曲艺类文物等所体现和表达出来的押韵规律、艺术技巧、故事结构、人物形象等,间接地反映了所处时代的曲艺学术思想和理论建树,尤需深度挖掘和整理。此类研究资源丰富,须综合文学、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考古学、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加以研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形成富有考证和史学艺术价值的理论成果。

  二、格外珍视和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曲艺取得的学术理论成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更不会有新曲艺。曲艺作为传统的民族民间大众说唱艺术,亘久以来自然生长、自发传播。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在党的正确文艺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指引下,旧时代的曲艺完成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摆脱了自给自足、自生自灭的传习方式,突破不合时宜的旧习惯、旧模式、旧内容,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无为走向作为,积极叙述百姓生活和反映社会变迁,自觉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之先,编新说新唱新,创新有为,发展成为我们看到的当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曲艺。

  历史地看,新曲艺取得的学术理论成就丰硕,特点十分鲜明,这是曲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应当格外珍视和系统总结,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在革命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新曲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传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瞿秋白等为代表的左翼作家便提出用说书唱本表现革命的新内容这一主张:“现在,革命的大众文艺大半还需要用旧式的大众文艺的形式(说书、演义、小唱、故事等)来表现革命的内容,表现阶级的意识。”[3]已故中国文联名誉主席、著名音乐家、社会活动家周巍峙先生回忆讲,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他在广州听过澎湃等共产党人所表演的革命相声,借用相声这一艺术形式宣传革命思想。在抗战期间的重庆,老舍先生和梁实秋先生合作表演过双簧相声《新洪洋洞》和《一家六口》,借以鼓舞民众抗战斗志。延安时期广泛开展的“改造说书”活动,正是将革命思想转化为文艺方针的具体实践,一大批民间说唱艺人实现了向文艺工作者的转变。比如,著名陕北盲人说书表演艺术家韩起祥曾多次为中央领导同志说书,参加延安评书改进小组,创演一大批群众喜爱的曲目,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称为当代“活着的荷马”,因而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曲艺工作者更是以翻身作主人的姿态,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说唱,为人民抒情、为社会放歌、为生活点赞,极大地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作用。

  第二,文化学者的参与,推动了一批曲艺理论学术著作的相继问世。新文化运动以来,许多致力于俗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创了曲艺学术理论研究的先河。在新中国的文艺阳光照耀下,老舍、赵树理、王亚平、阿英、吴晓铃、罗常培、赵景深、王朝闻等一批文化学者参与曲艺学术理论研究,为曲艺界注入了一股书卷气。比如,老舍著述的《谈相声的改造》《多编好相声》《相声语言的革新》《曲艺和曲艺写作》等对曲艺的破旧立新提出了独特思考,王朝闻的《听书漫笔》《台下寻书》《触艺偶得》等文章也较早对曲艺美学作出了思考。

  第三,时代脉搏的有力跳动,使新曲艺成为激发人们思想解放的利器。粉碎“四人帮”后,曲艺人重返舞台,《如此照相》《帽子工厂》《特殊生活》等一大批作品把相声针砭时弊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打破人们的精神桎梏功不可没,起到了解放人们思想的先声作用。

  第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积累了新曲艺持续健康发展的宝贵经验。很多从事舞台表演的曲艺家在长期实践中深切认识到了理论的缺失对曲艺发展的严重掣肘,他们开始注意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1979年,侯宝林先生宣布退出舞台,专门从事曲艺研究工作,与他人合著《曲艺概论》《相声溯源》等。白凤鸣、高元钧、骆玉笙、夏雨田等一批曲艺名家也在创作表演实践过程中身体力行地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先生曾牵头组织曲艺理论研究并出版了《中国曲艺概论》《中国曲艺通史》等奠基之作。曲艺家这种演而优则研创的做法,宣示了曲艺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进曲艺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

  千百年来,曲艺靠着口传心授的方式薪火相传,虽然较好地保留了艺术的本色和生命力,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仍未能搭上现代高等教育的高速列车,存在本科招生目录和学科建设目录双重缺失,以致传承发展遇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创作水平较低、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滞后、人绝艺亡等难以突破的瓶颈,从深层次上严重制约着曲艺的科学发展。因此,曲艺既要坚持师父带徒弟,又要开展高等教育,用“两条腿”走路,才能开拓出曲艺传承与创新的康庄大道。应当说,有了中央下发的《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关于重视和推进学科建设的政策依据,有了曲艺界有识之士矢志不移的持续呼吁,有了国家教育文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的热情支持,有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基础上的长期准备,设立曲艺学学科、推动曲艺高等教育时机已经成熟,条件业已具备。目前,根本在于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凝聚最大共识,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切实行动。

  在高等院校开设一门学科并开展教学教育,离不开教材、教法、教师、理论体系和学科框架,这是加快推进曲艺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是逐步建立并完善曲艺学学科体系。曲艺学一级学科体系应由曲艺论、曲艺史、曲艺文学与创作、曲艺音乐、曲艺表演、少数民族曲艺等二级学科组成,主要研究曲艺的现象、本质和规律,曲艺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曲艺的文本写作和创作规律,曲艺的唱腔、伴奏、音乐创作和方言声调,曲艺的表演体系、理论、实践、风格与审美,少数民族曲艺理论、历史、文学、音乐和表演等等。二是加快高等教育曲艺类教材编撰工作。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据调查,现在高校开设的曲艺课程,大都没有正式教材,无法开展规范的教学,严重影响教学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在曲艺界既懂表演又懂创作还懂学术理论的人才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在又没有太多可资借鉴材料的前提下,推出一套理论观点权威、各方都能够认可且符合高等教育教学特点规律的教材,任务异常艰巨。应时之需,顺势而为,中国曲协与辽宁科技大学决定共同开发编写高等教育曲艺类本科专业教材,首批包括《中国曲艺艺术概论》《中国曲艺发展简史》《评书表演艺术》《相声表演艺术》《快板表演艺术》《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全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中华曲艺专业术语及艺诀艺谚》《中华曲艺书目内容提要》《中华曲艺图书资料目录》等,今年年底可望完成部分初稿。三是团结现有大中专院校开设曲艺教育的师资力量协同推进。推动曲艺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决不是另起炉灶。事实上,目前全国已有十三所高等院校开展曲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八所大专院校和十六所中专学校培养曲艺创作表演专门人才,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二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设曲艺相关课程和研究,这些都为曲艺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积累了宝贵的一线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在2015年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上,正式成立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联盟,全体与会代表发出《关于建立曲艺学学科的倡议书》;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先生在2015年全国政协会上提出的《突破传承困境 设立曲艺学学科势在必行》提案得到重视,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中国曲协曲艺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委员会将积极推动有条件的高校,联合向教育部门申请开设曲艺表演、曲艺创作、少数民族曲艺、曲艺理论等特色专业。

  四、不断深化对曲艺艺术本体的再研究和再认识

  只有坚持本来,才能开创新局。研究曲艺艺术本体的根本目的和重大价值就在于此。曲艺艺术本体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尤其是八十年代,许多曲艺理论工作者围绕曲艺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思想和观点。直到本世纪初,有关曲艺艺术本体问题的研究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域。人们普遍认为,曲艺是一门用口语说唱叙事抒情的民间表演艺术,曲艺的本质特征主要有:集体性、通俗性、趣味性、乡土性、包容性、口头性、想象性、轻便性、综合性等等。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曲艺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主要特点,也反映了曲艺作为一门艺术的某些质的规定性,对于更加深刻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地把握曲艺艺术本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在人们思想观念、欣赏品位、接受习惯日趋多元多变多样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艺术势必相互借鉴、不断创新、融合发展,加上新媒体、微时代、大数据等巨大影响,曲艺艺术如何坚持本体、创新发展,更需要进行科学审视和深入研究。否则,就如同当年谐剧、小品等到底属于曲艺还是戏剧那场持久的争论一样,一些曲种在坚持艺术本体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合的实践就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声音所干扰,客观上会阻碍艺术的自由发展。所以,研究曲艺艺术本体应有正确的态度思路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指导曲艺艺术的创新与实践。正如已故中国曲协名誉主席骆玉笙先生讲,随时欢迎改革,但是改革就像火车一样,一定要在轨道上走,如果你出了轨道,不就是要翻车了吗?[4]唯有坚持走正道,曲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

  看一个融合创新发展起来的艺术样式属不属于曲艺,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眼光和态度,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一是要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和研究曲艺本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曲艺作为一门艺术同样属于具有娱乐、认知、教育、审美功能的意识形态,必然有其产生的社会物质基础。从曲艺发展史可以看出,曲艺植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艺人们经常行走在社会基层,用老百姓最听得懂的语言、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说唱。研究曲艺本体不能割裂于曲艺发展的历史和源自生活、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的事实,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二是要用全面的眼光认识和研究曲艺本体。曲艺艺术本身包括曲本研究创作、表演、理论、评论、传播等诸多方面,对每一个方面的特征进行概括,都不能简单当作对曲艺特征的整体概括。这就如同忽略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却把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运用语言等作为衡量人的标准,得出植物人、婴幼儿、聋哑人等都不能称之为人一样的荒诞。三是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和研究曲艺本体。曲艺的创新发展同样也要遵循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曲艺吸收借鉴戏剧、音乐、杂技、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技法元素,运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对本身的一些不足之处予以完善,对一些短板加以补充,通过不断地扬弃来发展创新。诚然,一旦曲艺的诸多特征消失达到了一定量的程度,使得演员与观众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转化成演员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质发生了变化,那么产生的将是另外一种艺术。只要存在社会需求,存在演员与观众共同创造艺术的条件和可能,曲艺就不会消亡。因此,我们坚定地支持一切在坚持艺术本体基础上的创新融合发展,不做无谓无效无原则的争论,用事实、用时间、用群众来说话。

  五、重视创作表演对曲艺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用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当前,曲艺理论研究与创作表演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互动不够,交流不畅,特别是创作表演对于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主观方面看,部分创作表演人员缺乏一定理论视野和素养,未自觉肩负起助推理论研究的重任;一些演员习惯于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满足于前辈留下来的诀窍,不愿亦不能从曲艺理论上把握艺术精髓;少数演员一味迁就市场及某些观众的趣味,仅仅疲于演出传统的曲目,失去了新作品在市场和观众中反复打磨的机会,也压缩了总结思考的时间;更有甚者,认为研究曲艺理论的人必定不懂创作表演;更可怕的是,一小部分曲艺人认为曲艺不需要什么理论或基本没有什么理论。从客观方面看,很多曲种面临缺乏专业创演人才的窘境,作品生产后劲不足,无法为理论研究提供足够的第一手资料;相声等热门曲种快餐式创作表演现象突出,有的话题老套陈旧甚至低俗庸俗媚俗,甘当市场的奴隶;大批未经专业基础训练的人涌入市场,很难从中总结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及其特点规律。上述主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撕裂了创作表演实践对曲艺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用,也使曲艺理论研究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应予以高度重视和逐步加以解决。

  第一,大力推动创作表演的繁荣。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是总结创演规律的基本素材,如对相声中子母哏类型的研究,只有待此类作品大量出现和反复实践后才能充分展开。就创演者自身而言,通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使其占据了第一手材料,有利于迈向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侯宝林、唐耿良等前辈堪称这方面的楷模。我们应努力为创作表演的丰富和提高搭建各种展演展示的载体和机会,支持曲艺小剧场创作表演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

  第二,让曲艺理论研究者深入到创演一线。与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生产艺术作品这一曲艺的重要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纯粹书斋式的研究,用不加限制的学术语言和以概念解释概念的方法是不能对创作表演产生切实影响的。最牢靠的途径在于,让曲艺理论研究工作者深入到创作表演的最前沿,真切了解创作表演人员的所思所想,准确掌握观众对创作表演的看法和反响。搭建创作表演人员与理论工作者在一起交流研讨的平台,鼓励理论研究工作者深入创演实践,支持一些曲艺院团和演艺公司恢复和设立创研室等。

  第三,牢固树立创演优秀作品是曲艺理论研究重要内容和对象的理念。曲艺理论研究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分。开展研究就是突出研究的目标需求,研究过程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成果务求管用、有效。因此,创作表演优秀曲艺作品不是曲艺理论研究可望而不可及之事,而是曲艺理论研究不可抛弃的价值追求。应当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创作表演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通过扎实深入调研和系统的理性思考,提出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逐步形成“创作表演–理论评论–更精湛的创作表演”三者良性互动、相互支撑、共同提高的局面。

  六、构建中国特色的曲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曲艺在漫长的传承发展中,产生并留下了许多原始的“春典”“艺谚”“艺诀”等独特术语。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明多样化的今天,作为现实中的曲艺,避免不了西方艺术思潮和学术话语的影响,在交流交融交锋中一旦失掉了自己特有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将直接面临艺术传统和艺术价值的丧失。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具有完整的科学的话语体系是一门艺术理论学术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曲艺学者曾尝试用戏剧的三大表演体系来诠释曲艺的表演特征,但终究难以自圆其说。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曲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是曲艺界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重要研究课题。

  中国特色的曲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应该是以曲艺创作、表演、传播、审美等一整套曲艺理论学术体系为框架,批判吸收传统的“春典”“艺谚”“艺诀”合理内核、借鉴其他姊妹艺术的有益成果、符合曲艺实践需要的专业术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加以科学化规范化的话语体系。从曲艺创作方面来看,历来有梁子、扣子、坨子、公案、种根、花辙、串辙、纂弄、书胆、银子儿、肉里噱、外插花、铺平垫稳等等说法和称谓,应结合曲艺创作关于结构、体裁、题材、人物、手法等方面的理论对其进行规范。从曲艺表演方面来看,业界常讲贯口、垛口、风搅雪、闪垛卸叠、迟急顿挫、抓哏现挂等等这样的行内话,应把它们融会于曲艺表演中关于特征、技巧、方式等方面的理论表述之中。从曲艺传播方面来看,艺谚艺诀常讲“入乡问俗,把点开活”“问道走,趟着唱”“千人一面没人看,一人千面看不厌”“台上演员情不真,台下观众乱纷纷”等等有关感染观众、扩大影响的内容,应按照曲艺传播的特点规律以及现代传播学理论加以丰富和完善。从曲艺审美方面来看,有净口、暗臭等美与丑的评价,有火、泥、热书、冷书、恨场等演出效果的反馈,有书品、书忌等表演技法的标准,应按照中华美学精神和独特的审美风范来对其进一步梳理和提升。这只是一些构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概括和拓展。应当强调,构建中国特色曲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须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原则性要求。曲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必须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必须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发展规律,应对创作、表演、传播、审美等作出准确而系统的科学阐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通俗易懂、开放融通,群众乐于接受并易于传播推广。

  七、营造有利于曲艺繁荣发展的健康生态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曲艺事业,迫切需要大力建设和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曲艺生态。曲艺生态是对曲艺艺术发展的环境氛围和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映,是由曲艺作品、创演者、消费者、传播媒介等方面要素有机构成的综合体现。时下,曲艺生态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不适应不协调的现象,值得关注。评书、相声、快板等曲种受各方面关注和支持,有较完备的传承机制和固定的展示平台;区域性较强的曲种,有的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序开展而得以薪火相传;而大量民间曲种生存状况则较为堪忧,尤其在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创新发展等方面更为滞后。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在于:曲艺传统的表演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多变多样的快节奏文化需求,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手段更加多元,逐渐淡化了曲艺在传统娱乐教化中的地位作用。曲艺人才队伍的不断流失,艺术传承青黄不接、各自为战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师父带徒弟这种传统技艺传授方式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往往随着老艺人的离世便带走了一个曲种。曲艺理论研究严重不足,文化学术层面的短板甚至缺失直接造成了曲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适应不了观众需求和现实要求的尴尬境地。

  理想的曲艺生态应当是创演者通过一定媒介、用舞台演出的形式将艺术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创造出合理价值,并形成不断优化、循环往复的良性互动过程。相反,如果各要素间的平衡协调适应机制被打乱,势必会出现曲艺生态的失衡失序失范,甚至会造成恶化之后果。建设和涵养良好的曲艺生态,一是要抓紧制定并出台《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加强行业自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行风建设贯彻始终,坚决抵制并努力改变旧艺人的江湖习气和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个人主义盛行的不良之风,团结引导全国三十万曲艺工作者,努力形成曲艺行业以德为先、追慕崇高的清风正气和健康环境。二是加大对代表性人物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力度,注重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加强宣传推介,树立良好形象,进而带动提升整个曲艺界的影响力,促进行业规范管理和有序发展。三是要拓宽视野,重心下移,延伸手臂,深化服务,不论体制内外,莫论英雄出处,一视同仁,按照“出人出书走正路”的要求,努力把更多有抱负、有担当、有潜力的曲艺青年才俊凝聚到繁荣发展曲艺事业中来。四是要守土有责负责尽责,重在建设,建设和管理好曲艺杂志、曲艺网站、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曲艺名城,以及曲艺评奖办节、展演展示、教育培训等重要平台,并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为曲艺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八、拓展曲艺评论介入创作表演的空间和途径

  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打开世界的一把钥匙,曲艺往往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因而,曲艺应给予人们乐的愉悦、情的熏陶、智的启迪、美的享受。曲艺艺谚有云,“评书无评如目无睛”。曲艺评论是曲艺创演的一面镜子和一剂良药,是对曲艺创演的审美评价和曲艺发展实践的理性观照。曲艺评论是揭示曲艺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应做到是其是,非其非,辩证思考,客观公正,健康理性,向上向善。没有曲艺评论,很难说曲艺创演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砥砺前行。当前,曲艺评论客观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曲艺评论整体滞后于曲艺创演的生动实践,对创演领域的新发展、新特点、新动向缺乏及时关注和有效引导,新人新作得不到切中肯綮的评价,优秀作品得不到深入研究和广泛推介,恶意炒作、一味吹捧、不讲真话、“圈子”评论、人情评论、商业评论、红包评论等不良现象时有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曲艺评论缺少可依据的学理支撑而未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曲艺创演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视理论和漠视评论的倾向,曲艺批评缺少发表平台和展现手段,曲艺评论人才极度匮乏。这些严重制约了曲艺评论的健康发展,削弱了曲艺评论在引导创演方向、引领社会风尚、提升鉴赏水准等方面应有的作用。

  加强和改进曲艺学术批评和评论就显得尤为紧要。一是切实把曲艺评论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让评论家及时到达创演现场。在重大主题活动中,组织评论家对曲艺作品进行跟踪评价,举办专题研讨,不断增强曲艺评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意识地将曲艺评论环节前置,与创作表演同频共振,有效发挥曲艺评论对创演的指导作用。在曲艺高峰(柯桥)论坛等学术活动中,主动设立具有学术价值的议题,正确引导评论和舆论的走向。二是启动曲艺评论人才培养计划,集结曲艺评论队伍,扩大曲艺评论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吸引专业人才加入曲艺评论研究队伍,将更多学有专长、用有特长的优秀评论人才团结在曲协组织的周围。建立优秀曲艺理论评论人才库,扎实推进特约评论员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曲艺评论家研修班,把现有的曲艺评论“游击队”历练成长为“正规军”。三是通过开办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工具弥补评论阵地的不足,扩大曲艺评论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充分利用文联、曲协现有传播阵地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各级各类曲艺评论传媒资源,有效拓展曲艺评论的传播空间,掌握话语权,努力形成多点发声、共同发声、正确发声的曲艺评论传播格局。四是完善曲艺舆情信息搜集报送分析机制,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曲艺最新动态和趋势,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对新思潮、新现象、新问题进行精准分析和科学研判,切实发挥曲艺评论的导向引领作用。

  九、优化曲艺对外学术交流和传播推广的格局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曲艺是一种以说唱为主要特征,最具民族性和大众性的艺术门类。综观全球,说唱艺术并非中国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各具特色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从这一角度来说,曲艺又是一门国际性开放性的艺术。曲艺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那么组织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传播推广必不可少。近些年来,在不断加强和深化曲艺对外交流演出的同时,中国曲协在英国、美国、德国、韩国、法国、日本、新加坡、西班牙、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举办曲艺专题讲座,向国外汉学家、孔子学院师生、主流媒体、高端人群和热爱中国文化的观众,宣传和推介中华曲艺艺术;开展中外说唱艺术比较研究,如对中国板诵艺术与美国“说唱乐”(rap)的比较研究,中国相声与日本漫才、落语的比较研究,正在实施的《东北亚说唱艺术散论》项目等。这些有价值的艰辛努力,让更多的国外专家学者和业界同行增加了对当代中国曲艺的了解和认识,展示了中华曲艺的美学风范。在曲艺对外学术交流和传播推广的过程中,不同曲种的接受程度和传播效果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富有音乐性的说唱艺术在对外交流和传播推广时容易被国外民众所接受,而纯粹语言类曲艺形式的传播效果则逊色一筹。这是因为曲艺音乐在对外交流传播时,即使外国人无法准确理解其内容,他们也可以通过欣赏说唱艺术中的节奏、动作、表情、音色等去感受所传递的思想情感。若辅以外文字幕,现场效果则会更佳。反观单纯语言类的曲艺形式,如相声、小品等,交流传播的难度相对较大,原因是语言的隔阂造成了障碍,国情与文化基因的差异增加了国外民众理解和欣赏中国式幽默的难度,应努力解决方言、俗语、双关语等如何与外文翻译有效衔接的问题。

  促进曲艺对外学术交流和传播推广,应当深入研究不同曲艺形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接受程度和传播能力。一是立足于对我国曲艺与国外类似艺术的充分了解,选择适合对外交流传播的曲艺种类,不仅“走出去”,更要“请进来”,建立双向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曲艺与国外说唱艺术的比较研究,寻找二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欣赏上的共通之处,适时推动成立国际说唱艺术联盟,提升中华曲艺在国际说唱艺术方面的地位和话语权。二是丰富和优化曲艺传播交流方式手段,将曲艺的基本信息如演出的节目、样式、特色等精确翻译成外文,提前向国外观众进行介绍和预热,以利于观众及时调整审美姿态和鉴赏角度。三是增强曲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团体特别是国外智库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创作出既富有民族特色又能让国外观众理解鉴赏的曲艺作品,增强中华曲艺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

  十、强化专业性人民团体的学术地位和理论特色

  定位决定作为,眼界决定思路。曲艺理论建设和学术批评是曲艺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事关全局的战略地位。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曲艺创作表演相对繁荣,理论研究和学术批评十分薄弱,两者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势必造成曲艺事业难以真正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侯宝林先生曾明确指出,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是相声的致命弱点(其实全部曲艺艺术都是如此),是今后发展的巨大障碍。[5]马季先生也强调,没有文化作底蕴和支撑,说不好相声,也发展不了相声。[6]两位艺术大师的肺腑之言和远见卓识令人敬佩。曲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曲艺事业的重要职责,理应把加强理论建设和促进学术批评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事实上,《中国曲艺家协会章程》明确规定,进行理论研究是开展业务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专业性人民团体的学术定位和理论特色是曲协作为群团组织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理论建设和学术批评,尊重和遵循曲艺艺术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团结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与党同心、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进,发挥曲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按照学术性团体的定位,曲协应发挥示范引领、组织推动的作用,坚持自主研究与组织研究相结合,联络、协调广大曲艺工作者以及其他所有关心支持曲艺事业的有识之士共同做好理论研究和学术批评工作。一方面,通过提升自身学术理论研究的水平,示范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自觉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批评。在中国文联支持下,中国曲协成立专委会工作部,统筹协调所属17个专业艺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大力支持和引导理论评论、学科建设与教育、创作、权益保障、评书、相声、山东快书、快板、东北二人转、河南坠子、北方鼓曲、粤曲、少数民族曲艺、绍兴莲花落、苏州评弹等专业委员会开展本专业本曲种学术交流、学理探讨以及发展创新方面的研究,真正发挥其探索性、前瞻性、学术性、指导性的作用,当好曲协工作和曲艺事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曲协分党组成员坚持每年带头开展调查研究,今年分别牵头负责中国曲艺学学科体系建设、构建曲艺界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当前和今后对外交流和国际传播中曲艺的价值和作为等重点课题,组织全体干部参与编写曲艺高等教育教材,开辟学习园地,营造开展理论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各种平台、载体和手段,动员和吸引广大曲艺工作者积极参与曲协组织开展的理论建设和学术批评各项工作。根据曲艺事业的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座谈会、征文等活动,展示成果、集思广益,不断为曲艺艺术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学术支撑和学理支持。创设中国曲艺艺术研究基金,围绕事关曲艺艺术和曲艺事业发展全局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分类设立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面向社会发布课题指南,引导曲艺院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申报课题,加强课题绩效管理,力争推出一批务实有用的科研成果。同时,积极推动曲艺类专题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的建立和发展,发挥它们在研究曲艺史料、传播曲艺文化、服务社会大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华曲艺雅俗共赏,雅中透着俗趣,俗中含着雅意,是一门创造欢笑、传递温暖、愉悦身心的中国特色的快乐学,是一朵永远扎根生活沃土、永远盛开在人民心中的牡丹之花。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建设和学术批评,一定会为曲艺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定会使曲艺能够以自身的独特方式和巨大力量去温润和抚慰更多的心灵,一定会让这朵牡丹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注释

  [1] 罗烨:《醉翁谈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页。

  [2] 罗烨:《醉翁谈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页。

  [3] 瞿秋白:《欧化文艺》,《瞿秋白文集》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881页。

  [4] 参见杜佳:《厚德载物-李立山先生访谈》,《曲艺》2015年7月,第57页。

  [5] 参见许嘉璐代前言,侯錱主编,《一户侯说:侯宝林自传和轶事》,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第1页。

  [6] 参见宁佐勤:《马季:相声演员多是半文盲》,《江南时报》2002年2月28日第6版。

  董耀鹏: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446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