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 / 《老子》一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赏析

《老子》一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赏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一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 二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 三 〕,高下相盈 〔 四 〕,音声相和〔 五 〕,前后相随 〔 六 〕。

是以圣人〔 七 〕处无为〔 八 〕之事,行不言〔 九 〕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 一○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 一一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 一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认识产生了。 “恶”,指丑。 “已”,苏辙本作“矣”,“已”、“矣”古通。

王安石说:“夫善者,恶之对;善者,不善之反,此物理之常。”

吴澄说:“美恶之名,相因而有。”

陈懿典说:“但知美之为美,便有不美者在。”

王夫之说:“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生于一致,故方有‘美’而方有‘恶’。”(《老子衍》)

以上各说,都在说明“美”“恶”的事端或概念乃对待而生。

按:一般人多把这两句话解释为:“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就变成丑了。”老子的原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成”丑,而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也同时产生了。 下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同样说明相反相因的观念。 后面“有无相生”等六句,都在于说明观念的对立形成,并且在对待关系中彰显出来。

〔 二 〕 有无相生:“有”、“无”,指现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这里的“有”“无”和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的“有”、“无” 同义,而不同于上章(一章) 喻本体界之道体的“无”、“有”。 “有无相生”句上,今本有“故”字,敦煌本、遂州碑本、顾欢本无“故”字。 郭店简本及帛书甲、乙本正同,据删。

〔 三 〕 形:王弼本原作“较”。 河上公本、傅奕本及其他古本都作“形”。 帛书甲、乙本皆作“刑”。 “刑”“形”音近假借,“刑”即“形”。 (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毕沅说:“古无‘较’字。 本文以‘形’与‘倾’为韵,不应作‘较’。”(《老子道德经考异》)毕说可从,因据河上本与傅奕本改正。

〔 四 〕 盈:通行本皆作“倾”。 据帛书本改正。 按:“盈”为“呈”字之假(盈声、呈声之字古多通假),“呈”与“形”义同,“高下相呈”,是说高与下在对待关系中才显现出来。 郭店简本正作“浧”。“浧”通“盈”。

〔 五 〕 音声相和: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

〔 六 〕 前后相随:此句下帛书甲、乙本均有“恒也”两字。张舜徽说:“‘恒也’,乃总结上六句之辞,必不可少,今本夺去久矣。 《老子》 言事物之可名者,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之类,皆以相对而存在。 且皆相互依赖,彼此转化,包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周秦道论发微·老子疏证》卷下)然验之郭店简本与通行本并无。 帛本“恒也”两字,为后人所加。

〔 七 〕 圣人: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 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 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无论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两者不可混同看待。 (本书“圣人”均从严灵峰《老子达解》语译为“有道的人”。)钱锺书说:“老子所谓‘圣’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引自《管锥编》第二册,四二一页)

〔 八 〕 无为:不妄为;不干扰。

张岱年说:“ 无为的学说, 发自老子。 ‘ 无 为’ 即自然之意。”

霍姆斯·伟尔奇(Holmes Welch)说:“‘无为’并不是意指避免一切行动,而是避免采取一切充满敌意的侵犯性的行动。”(《道家》英文本第三十三页)

陈荣捷说:“无为是我们行为的特异方式,或更确切说是自然方式。 ……无为之道乃自发之道。”(《中国哲学史话》,收在莫尔编《中国人的心灵》)

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说:“严复也将老子关于统治者‘无为’的思想解释为:好的统治者应使人民自为。 在人民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力充分发展的地方,富强必将实现。”(《严复与西方》)

福永光司说:“老子的无为,乃是不恣意行事,不孜孜营私,以舍弃一己的一切心思计虑,一依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的意思。 在天地自然的世界,万物以各种形体而出生,而成长变化为各样的形态,各自有其一份充实的生命之开展;河边的柳树抽发绿色的芽,山中的茶花开放粉红的花蕊,鸟儿在高空上飞翔,鱼儿从深水中跃起。 在这个世界,无任何作为性的意志,亦无任何价值意识,一切皆是自尔如是,自然而然,绝无任何造作。”(陈冠学译福永著《老子》)

〔 九 〕 不言: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 “言”,指政教号令。 “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叶梦得说:“号令教戒,无非‘言’也。”(《老子解》)

〔一○〕 万物作而不为始:王弼本作“万物作焉而不辞”,傅奕本、敦煌本则作“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帛书乙本亦作“始”。 简本作“庲”。 陆希声、开元本《太平御览》七六引皆无“焉”字,简帛本正同,据删。

易顺鼎说:“考十七章王注云:‘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数语,全引此章经文,是王本作‘不为始’之证。”

陶邵学说:“今王本作‘辞’者,后人妄改也。 ‘不为始’义较优,且与下句协韵。”(《校老子》)

丁原植说:“‘庲’字,字形右边当为‘司’字之省,……引申有主宰、主导的意含。”(《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研究》)

彭浩 说: “‘ 庲 ’, 读 为 ‘ 始 ’。 帛 乙 本、 傅 奕 本 作‘始’,……‘辞’、‘始’两字同音而致误。”(《郭店楚简老子校读》)

〔一一〕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两“不”字帛本作“弗”。 郭店简本无“生而不有”句,下句“功成而弗居”,简本作“成而弗居”。 简文四字成句,上下文对称,优于各本。

【今译】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道;万物兴起而不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 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引述】

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独立不改”、永恒存在的,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本章以美与丑、善与恶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 而对待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亦不断地在变动中。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则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因此引起无休止的言辩纷争。 有道的人却不恣意行事,不播弄造作,超越主观的执着与专断的判断,以“无为”处事,以“不言”行教。

这里所谓的“圣人”是理想人物的投射。 圣人和众人并不是一种阶级性的划分,只是在自觉活动的过程中比众人先走一步而已。

圣人的行事,依循着自然的规律而不强作妄为。 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各呈己态,圣人仅仅从旁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开展其丰富的内涵。

在一个社会生活上,老子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不可伸展占有的冲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这个意思。

“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生”和“为”即是顺着自然的状况去发挥人类的努力。 然而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己有。 “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解一己的占有冲动。 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占有欲,因而老子极力阐扬“有而不居”的精神。

本文选自中华书局出版的《老子注译及评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061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